四川新闻网宜宾6月9日讯(石兴旺 杨蓉)川网在四川省长宁县纪委获悉,该县自2019年村建制调整以来,坚持村级纪检监督“三三”工作法,擦亮村级监督“探头”,使全县村级(社区)纪检监督工作成效显著,特色亮点突出。
“三包”强化督促指导
据悉,“三包”即“委领导包镇、镇党委包片、委干部包员”。一是委领导包镇。由县纪委监委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包1-2个镇,督导、帮助、协调联系镇开展村级纪检监督工作,每季度至少到联系镇督导1次。指导各镇探索村级纪检委员作用发挥的激励措施,建立健全村级纪检委员履职激励机制,围绕联系镇的村级纪检监督工作优势特色及存在问题,帮助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二是镇党委包片。各镇党委将所辖村(社)划分为若干片区,实行分片包干负责,由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和纪委副书记三人负责包片联系指导,每月至少到联系片区村督导工作1次。牵头组织开展片区交叉检查,围绕村级纪检监督工作责任清单,发挥自身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村级纪检委员“送思路、送知识、送办法、送智慧”,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村级纪检委员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委干部包员。由县纪委监委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村级纪检委员,负责点对点培训、指导和对接村级纪检委员开展村级监督工作。联系干部每月至少与村级纪检委员联合开展1次走访活动,每季度至少带领村级纪检委员开展1次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通过县纪委监委机关干部与村级纪检委员“一对一”“点对点”的联系帮扶,由县纪委监委干部为村级纪检委员“站台”,既建立了村级纪检委员与县纪委的沟通“快车道”,帮助村级纪检委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又切实解决了村级纪检委员胆量不够、底气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全县村级纪检监督工作落地落实,高效开展。
“三强”激发队伍活力
据悉,“三强”即“强化履职保障、强化标杆选树、强化考核激励”。一是强化履职保障。按照“十有”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为村级纪检委员履职提供保障。二是强化标杆选树。开展“前沿哨兵”评选、选树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深挖优秀“前沿哨兵”感人事迹,并在各级媒体大力宣传,在全县营造学有榜样、树有标杆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考核激励。探索对村级纪检委员实施“双评双考”工作机制,即年终由镇党委组织开展村党员代表评和镇机关干部评“双评”与镇纪委季度考和年度考“双考”工作。对村级纪检监督工作开展较好的村(社区),县镇两级将给予村(社区)一定的工作经费补助。对年度考核连续2年优秀或连续2年被评为年度优秀“前沿哨兵”的,及时向党委推荐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人选。
“三好”提升工作质效
据悉,“三好”即“写好履职单、拍好工作照、报好最佳事”。一是写好履职单。每月初镇纪委结合“三员”职责,制发本月工作重点清单,月底由村级纪检委员按每月清单填写工作履职清单,包括收集的问题、信息等,让村级纪检委员每月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责任更明晰,成效更明显;二是拍好工作照。以“图片+文字”形式更直观展示村级纪检委员的工作开展情况。三是报好最佳事。每月村纪检委员将开展得最满意的一项工作或实事上报镇纪委,由各镇开展“我做的最满意的一件事”评选活动,并编印成册。
长宁县村级纪检监督“三三”工作法是对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关于加强基层监督有关精神的认真探索和大胆实践,既接地气,同时,对于进一步推动县乡村监督一体化体系建设,织牢织密基层监督体系,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也必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