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洒水作业(实习生 杜卓滨 摄) |
四川新闻网宜宾4月20日讯(周瑜原 李清凌)来来往往的工程车、开足马力的挖掘机、有序作业的工人……这是4月17日宜宾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的建设场景。自2月20日复工复产以来,该项目抢抓工期,有序推进建设。
据悉,2019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宜宾综合保税区。宜宾综合保税区位于国家级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宜宾港志城作业区后方陆域,规划用地面积0.89 平方公里,是宜宾深化对外开放合作,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窗口。按照相关规定,新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有1年建设时间。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分三期建设。
当前,宜宾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正以“5+2”“白加黑”的模式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成立区级(临港经开区)层面项目推进指挥部,协调推进宜宾综合保税区建设;按照“专业队伍从事专业工作”的原则,全权委托临港经开区项目运营管理中心(宜宾临港建设有限公司)对宜宾综合保税区项目进行全过程建设管理;建立日报制度,定人、定时、定责的原则,每日专题向分管领导报告建设进度和存在问题困难,及时协调解决。
“复工以来,投入7台塔吊,及40余台渣车,17台挖机,每天完成4000余方土石方开挖,400余方混凝土浇筑。”中交四航局三公司宜宾项目部副经理胡仲川介绍,预计4月底完成11栋厂房主体、3.6公里道路路面建设。
宜宾临港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峻介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该项目一期已全面复工复产,目前到位工人约400名,大型机器设备40余台,分布在11栋标准厂房、道路、围网、监控系统等作业面开展作业。“预计4月底,能全部完成综保区一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5月底,能全部完成标准厂房的建设;在6月份,宜宾综保区项目具备封关验收条件。”
据悉,宜宾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定位是为宜宾,为川南经济区乃至川滇黔结合部城市的制造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口岸、物流、国际分拨配送、生产加工、国际贸易等一体化服务。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制造、保税研发等三大功能区,并注重发展国际贸易、检测与维修、展览展示等业务,为川南区域中心城市乃至川滇黔结合部城市提供重要经济支撑,助推宜宾成为四川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签订拟入区协议,首家港资企业昌鑫科技已于2019年8月正式投产运营,完成出口创汇2200万美元。预计到2021年底,入区企业达到规划面积60%以上,进出口总值突破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