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4月17日讯(周瑜原 刘欢)“我们村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减少了沟通、协调环节,杜绝了书记和主任相互‘扯皮’的现象,使上级决策能够快速实施,全村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了。”宜宾市南溪区长兴镇水口村党支部书记徐全勇说道。
自2019年行政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宜宾市南溪区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公司负责人“一肩挑”。通过“一肩挑”,有效解决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两张皮”等问题,优化了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但同时,随着职权的增大,如何有效实现对“一肩挑”后村干部权力行使的精准监督,就成为了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此,宜宾市南溪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及时制定制发《关于健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村级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七项措施》,通过整合监督力量、激发监督活力、强化监督保障,以村级纪检监督为主导,切实发挥村级各类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对村组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三职合一”——凝聚基层监督合力
“张大姐,你的危房改造补助款到账了没?疫情期间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有外来人员返乡的,一定要及时到村里报备登记……”疫情防控以来,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就成为长兴镇水口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王子平的工作常态。
为强化村级“一线”监督,宜宾市南溪区163个村(社区)已全部配优配齐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并结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求,将其明确为村(社区)监察工作信息员。同时,推动其按程序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实现“三职合一”。
疫情防控以来,该区村级纪检委员着力发挥职能整合优势,坚持聚焦联防联控措施是否到位、人员摸排是否精准、物资发放是否规范等5个方面深入开展监督检查,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有序。
“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就是纪检监察组织在基层的“前沿哨兵”,充分发挥好他们监督“探照灯”、群众“贴心人”的作用,‘小微权力’就不会‘任性’,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就会不断提升。”南溪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表示。
“三为主”——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以前在对村级事务开展监督检查时,总是感觉放不开手脚,一方面是抹不开情面,另一方面在于自身能力不足,不善监督。”刘家镇大庙村党支部纪检委员徐全华说道。
为解决村级监督工作面临的这一难题,南溪区将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相关要求向村(社区)作了延伸,落实村级纪检委员提名考察、业务工作指导、日常履职考核以镇(街道)纪(工)委为主的“三为主”要求,让村纪检委员能监督、敢监督、善监督。
南溪区还采取抽调部分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参与办案、交叉参与考核等方式对党务、村务、财务等村级事项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实战练兵的方式切实提升村级纪检委员履职能力。
“通过交叉检查的方式,了解到村级事务中可能存在的资金发放不规范、财务报销手续不规范、村组织生活会开展不严等问题,为我们以后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积累了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好履责。”徐全华参加完村(社区)交叉检查后收获颇丰。
“三员”清单——务实基层监督举措
南溪区通过向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印发《当好“前沿哨兵”常用法规》《当好“前沿哨兵”履责手册》等“口袋书”,对履责事项进行清单化管理,梳理形成当好“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的十项任务清单,帮助村级纪检委员履责。
“有了这个‘三员’清单,我们就更清楚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的职能职责了,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彻底解决了以前在开展监督检查过程中摸头不知脑的问题。”“三员”清单让裴石镇月亮湾社区纪委书记邓皓平履责更加得心应手。
截至目前,该区村级纪检委员累计开展交叉检查、访廉问廉3000余人次,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200余件,发现村组干部问题线索25件,协助处置问题线索21件,镇(街道)纪(工)委据此立案查处11件13人。
“除整合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村监察工作信息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职能职责外,我们还在村民代表作用发挥、村务组务公开、“两员两会”上作了些思考和探索,通过充分整合现有村级监督平台来实现对村级版块事务的监督全覆盖、无死角。”南溪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