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 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2018-12-12 10:2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宜宾12月12日讯(赵晨希) 在翠屏区思坡镇,有一条清幽的小溪,因大文豪苏轼与黄庭坚吟诗相会于此而得名会诗沟。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这条从北宋流淌至今的清流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景点,并将焕发新的光彩。

常生山水印象风景优美

初冬,会诗沟景区周围,工人们正忙着栽种竹子。通往景区凹凸不平的土路现已铺平,待路两旁竹子栽种完毕,将全部实现硬化。届时,茂林修竹、青山绿水,游客可在此尽情寻苏黄文华,品流觞曲水之雅韵。

工人们正忙着种竹子

以竹资源为依托,让“旧”景点添新彩,不仅在于竹子本身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产业融合度深、带动能力强的优势,更是当地基于已有的竹资源优势打造竹生态旅游文化品牌。

“景区周围是按照‘竹林人家’标准打造的50亩城市竹林景观建设项目。”思坡镇人大主席段业明介绍道。“把旅游资源和竹产业相配套,有利于三产融合。”

会诗沟风景优美

立足优势资源发展,才能让美丽乡村成为人民向往的美丽家园。

沿会诗沟而上,山水掩映间,一个3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远近游客常来之地。总面积约1080亩的常生·山水印象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竹林面积覆盖率达65%。景区利用会诗沟原有的自然景观和资源,采用生态全木质打造,低密度开发、高标准建设,塑造出一处富有独特本土文化底蕴的旅游点。

生态全木质打造的景区

正值中午,景区内,几桌游客正围着柴火灶吃柴火鸡。采购当地农户农产品发展餐饮,吸引当地村民在景区务工,景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思坡晒醋场

“我们以会诗沟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大力发展苏黄文化。在餐饮方面突出宜宾本地特色,柴火系列经常供不应求。年接待游客达十余万人次,餐饮业去年年收入近千万。”四川常生农业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刚说。

风景不止于此。

思坡镇景区打造比较完善

思坡镇旅游资源丰富,除了苏黄会诗文化,还有丹山碧水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和丹霞地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思坡醋;除了有会诗沟、常生·山水印象等初具规模的旅游景区建设,沿江而上还有待开发挖掘的“思坡码头”“万寿宫”“夜宿牛口”“丹山碧水”“寨子”等景点打造。

思坡醋,四川晒醋的典型代表,一直沿用传统的“中草药制曲、液态制酒母、固态增醅香、日晒夜露、炭火烘醅”的生产工艺。先后获得六项省部级奖项,备受消费者青睐。

产业如何变风景?思坡醋厂给出了答案。

厂区内,专辟了上千平米地作为晒场。上百个一米多高,两人合抱大的醋缸在此接受自然界风雨的洗礼,古法酿制的晒醋就此诞生。

“我们坚持传统工的同时,发展了二十多个系列产品。碾药、拌曲、发酵等古法工艺本身具有观赏性,醋厂也成为我们本地一个旅游点,很多游客都前来参观旅游。”四川省宜宾市思坡醋业有限责任公司厂长江志聪说。

思坡镇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业态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花开似锦。围绕全域旅游,以农旅融合为途径,乡村旅游发展也迈上了新层级。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