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12月7日讯 书楼镇高田村属国家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屏山县7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位于宜宾市西部、屏山县南部,东距宜宾市区50公里,北距屏山县城60公里,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三面环山,呈狭长盆地地形,平均海拔910米。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247户956人。高田村地域广袤、资源丰富,有1.4万亩楠竹良好植被,有半山高山天然氧吧清新空气,但因地势高陡、交通闭塞,群众出行难发展生产难而积贫积弱,于2014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共识别贫困户62户259人。作为屏山县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重点建设和东西扶贫协作首个项目村,通过探索“双建双连”模式,克服“等、靠、要”思想,努力变“输血”为“造血”,构建起“对口合作、互利共赢”良好格局。
![]() |
2017年,在浙川两省领导关怀指导下,为切实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工程建设。项目位于高田村4组,占地面积12亩,房屋建筑面积2380平方米、砖混结构、独栋建筑。涉及全村9个组26户(易地扶贫搬迁户18户)群众在此建房集中居住。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全力支持下,改善高田群众生活生产基础条件,共修建道路14.5公里、新建水池水窖11口,新建文化礼堂及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截止2017年底,高田村实现52户243的贫困人口减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7%,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实现整村退出贫困村。
一是党建领村,着力解决带领脱贫好班子的问题。强村带弱村,成立高田桂花片区联合党总支,由书楼镇班子成员兼任总支书记,统筹实施两村的支部联建、产业联动、利益联结、村事联治、干部联考;加强“五个一”帮扶助脱贫,县旅游局作为帮扶单位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全村62户贫困户共同包户、帮扶到户,确保每户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组建3人驻村工作队,坚持吃住在村,全脱产驻村精准帮扶,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心上。
二是产业富村,着力解决找到脱贫好路子的问题。依托林竹资源和优质空气环境,引导113户农户成立竹梦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产业周转金建设星空露营基地,让其成为“富村富民”的新增长点。同时,鼓励发展生态种养殖产业,目前完成种植楠竹2000亩、李子50亩;发展林下土鸡5000只、肉兔4000只、山羊300只、竹鼠200只、黄牛100头,新建规模化土鸡养殖场1个、肉兔养殖场1个、野兔放养场1个。
三是文化兴村,着力解决在贫困村形成好风气的问题。深入探索“歇帮”机制,依托农民夜校开展培训24次,组织贫困群众村上田间培训23次、外出考察取经6次、厨师技能培训2次、讲政策学法律教技能6次,运用贫困户歇帮机制治懒病1人次。
四是探索了“外学内促”党建提智的新思路。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到海盐学习交流,开启思维,先看后干。借鉴海盐新经验,在高田兴建文化礼堂、文化长廊和文化广场,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努力促进群众好习惯的养成和好风气的形成,高起点形成了高桂片区旅游项目专项策划方案,建好了一期露营基地、自行车骑游道等,目前,已成功创建禅海原乡国家AA景区。
五是走出了“双建双连”扶贫发展新模式。“双建”即按照“安居工程+旅游发展”的思路,借鉴海盐县文化礼堂和文化活动开展经验,建设幸福家园聚居点,采取村委会与米奇食品公司股份合作方式,组建高田村精扶笋业有限公司,建设竹笋加工厂;“双连”即促成浙江海盐万好公司与屏山县米奇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口帮销竹笋产品5000吨/年,拓展东部市场,打通销售渠道,实现两地龙头企业连龙头企业;采用“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贫困户(移民户)+订单+技术支撑+农资资助+岗位就业”精准扶贫帮扶模式实现米奇公司连贫困户,万好公司连市场,为高田脱贫致富开好头、起好步,为农旅融合发展打下基础。
六是坚定了困难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教育困难群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凝聚爱党爱国情怀和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深入开展“五在农家”文化活动,即学在农家,富在农家,美在农家,爱在农家,比在农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解“山海之恋”以来高田村基础设施和文化兴业等发展,让群众看到收益看到实惠,看到变化坚定信心,看到希望鼓足干劲,真正感受到党的好政策,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