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糖尿病患者 宜宾市一医院教你拒做“糖人”
2018-11-16 10:1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宜宾11月16日讯(记者 周瑜原)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在这天,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在A区开展了大型义诊活动,为糖尿病患者测血糖、血压,并组织了“糖尿病病友会”,讲解糖尿病预防和并发症知识,关爱糖尿病病人健康。

义诊现场


“叔叔,测血糖的时候是轻微有点疼的,忍一下就好了。”“阿姨,您的血糖值超过了16,要注意下饮食。”记者在义诊现场看到,市一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及医护人员为前来咨询的群众宣传了糖尿病慢性病的防治知识,提供了测血糖和测血压等义诊服务,并发放了《胰岛素的长期治疗》《糖尿病患者调整饮食》《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糖尿病日常护理》等健康宣传资料。前来咨询和进行健康体检的市民络绎不绝。


市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茂告诉记者,2018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为“家庭与糖尿病--糖尿病关系每个家庭”。家庭是构建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平台和预防2型糖尿病的主战场,在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和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有力支持,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目前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教育,低于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家属接受过相关培训,糖尿病知识的广泛普及刻不容缓。

病友穿戴体验教具,感受并发症发作过程


“李主任,我有几个月没打胰岛素了,刚刚测了血糖,有点偏高,还是麻烦给你开点药嘛。”上午,一位女性患者来到义诊台前,讲述了自己的病史。在了解情况后,李茂主任给她开了两支胰岛素,并嘱咐她按时定量进餐和监测血糖,控制得好才能减少并发症。


义诊结束后,李茂主任还组织了“糖友”到会议时召开了“宜宾市一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糖尿病日病友会”。会上,医护人员为病友讲解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随后,病友通过教具体验了糖尿病并发症冠心病、视神经、肾病等发病的感受。“看来要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不然更痛苦。”一位参与了体验的病友这样说道。

市一医院组织“糖尿病病友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慢性血糖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人体的许多系统带来严重损害,特别是神经和血管。”李茂主任说,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严重高血糖时,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对于家里有糖尿病患者,家属如何做好护理的问题,李茂主任给出了五条护理建议。即饮食护理:保证营养均衡的条件下,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控制每日总热量,限制糖分摄入;养成低脂低盐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运动护理:督促“糖友”坚持运动,“糖友”可选择散步、体操、太极拳、广场舞、游泳等低强度运动,避开重体力的竞技项目;在药物护理时,记住各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并建议“糖友”设好闹钟,用药前最好仔细查看说明书,掌握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应对;低血糖护理时,当糖友出现虚汗、乏力、饥饿、心慌、头晕、心跳加快等低血糖症状时,家属应当立即给患者补充含糖食物,严重者要尽快送医;皮肤护理时,“糖友”皮肤易受感染,平时就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损伤;泡脚或洗澡时温度不要太高,以免造成烫伤。

李茂主任正在解答病友的问题


防胜于治,市民朋友要避免遇到“甜蜜”的负担,李茂主任提醒大家还要做到以下这三点:改正不良习惯:改正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加强运动、限盐、戒烟酒等;防控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抑郁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监测血糖并及时筛查,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高危人群最好在家里备上血糖仪,如发现异常时,及时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并尽早就医。


活动当日,市一医院通过发放患教手册、测血压、测血糖、专家问诊等方式,进行糖尿病宣传教育和筛查活动,义诊活动共接待测血糖、咨询糖尿病相关知识100余人次,受到病人及家属的点赞。(宜宾市一医院供图)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