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10月25日讯 为全面推进“秋风行动”安全隐患整治战,有效规范农村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屏山县公安局切实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努力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面深化安全管理。一是在近期先后组织召开了中层干部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安排部署会、安全监管培训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推进会、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会等,要求对交通安全“全面反思、全面整治、全面建设”,不断提高认识,完善措施,强势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在中秋、国庆等重要敏感节假日前及时下发《2018年国庆节安全稳定工作方案》《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等文件,在全县范围开展以民爆物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行动,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和目标任务,迅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尤其是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举一反三,定期交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三是成立了由分管局领导带队的督导组,通过明察暗访、翻阅台帐、实地查看等形式进行督促检查,适时掌握安全管理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认真研究推进措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狠抓源头,强化治理,筑牢事故预防基础。一是加强与安监、教育、城管等部门配合,以客车、校车、货车、危险品运输车、农村面包车等“五类车”为重点,全面排查车辆安全性能情况,坚决消除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同时,充分发挥“流动车管所”和乡镇派出所的作用,采取定期下乡和预约上门等便民利民措施,提高农村地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办牌办证率、定期检验率等。二是迅速对353国道锦屏镇至新市路段迁复建道路、新县城主要通道、楼安路、锦楼路等重点乡镇和公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摸底排查,对道路安全隐患科学分析成因,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改建议,形成隐患排查综合报告并迅速向党委政府汇报。同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开展新生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及时将事故多发路段的相关情况通报交通、安监部门,并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三是积极联合乡镇党委政府对车辆交通安全进行排查整顿,特别是加大对本籍外挂车辆、非法营运车辆、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套牌等车辆的源头治理力度。仅10月以来,该局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1020余起,其中酒驾4起,二轮摩托车违法载人135起,电瓶车违法载人527起,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59起,面包车超员8起,无牌无证机动车上路行驶10余起。
突出重点,强力整治,全面净化交通环境。一是根据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特点,及时调整勤务方式与手段,打破区域限制,调集邻近中队及派出所警力,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逐片逐路突击整治,有效地提高了整治成效和震慑力,规范农村道路交通秩序。二是加快雷达测速仪、测酒仪、数码相机等交通科技装备的配发,结合信息化设备加大对闯红灯、超速行驶、违法停车、酒后驾驶、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和非现场执法力度,有效压降此类交通违法行为可能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三是以开展两轮、三轮车非法载人超员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采取高频度开展集中清查统一行动和高密度加强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围绕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涉牌涉证、超速行驶、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行为,以及国道213线、国道353线和城区主干道,以及事故多发的县乡道为重点区域,强化针对性查控和精确化打击,形成滚动整治链条。
多措并举,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教育氛围。一是加强与县委宣传部、广电、安监、交通等单位的协作配合,采取典型案例教育、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在农村主要干道、重点集镇悬挂宣传横幅,在沿路固定的山体墙面、大型户外广告牌上漆刷标语和制作交通安全宣传广告,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意识。二是利用公安微博、微信、警务QQ群等宣传媒介,把交通法制意识、交通法规常识以及整治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形式传递给广大群众,做到警钟长鸣。三是在新县城、新集镇通过设置宣传点、利用路面 LED显示屏播放、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增强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通过组织发动“支客师”红白事宣传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防止重特大交通、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仅10月以来,该局共开展各类交通安全宣传活动16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00余份,张贴悬挂标语、横幅11条,受教育群众达8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