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11月6日讯(李广)近期,南溪区公安分局以在公安综合评价工作,瞄准全省一流目标,结合辖区实际,紧盯宣传、紧盯整改、紧盯防控,全力推进年度公安综合评价工作。
盯紧宣传不放松,着力提升群众知晓度
一是针对特定对象宣传。分局开好“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警风警纪监督员座谈会”“媒体代表座谈会”等三个会,全方位通报公安工作暨公安综合评价工作,面对面听取代表委员、监督员、新闻媒体代表、民警对南溪公安的意见,让广大群众知晓公安开展的中心工作,作出的辛勤付出,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多渠道常规宣传。将评价宣传与公安工作相结合。分局党委提出了“公安群众工作到哪里,社会化评价宣传工作就要到哪里”的口号,将社会化评价宣传工作与执法办案、纠纷调解、窗口服务、交通管理等公安工作结合起来,采取“一句话、一张卡、一封信”等方式,最大限度的获得群众满意的“一个赞”。同时分局依托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宣传,通过挂横幅标语、在路口播放LED滚动标语等开展宣传外,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公众号《平安南溪》、《大南溪》等微信、微博平台开展大力宣传,将省公安厅测评电话028-65012340、省公安厅短信测评号10630110+进行官方发布,打消群众诈骗号码疑虑。
三是实现宣传工作全覆盖。通过印制发放宣传海报,将宣传延伸到农村社区,设计制作具有南溪公安特色的日历宣传海报,广泛张贴到农村村(居)委会、社区、小区门口、农村茶馆(小卖部)等人口密集场所,切实提升群众对网络测评工作知晓度。截至目前,分局通过平安南溪发布宣传信息2000余次,印制宣传卡片30000余张,制作张贴宣传海报1000余张,有效提升知晓率,大大提高群众满意回复率。
盯紧整改不放松,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坚持“三级回访制度”。分局坚持采取当面宣传,事后回访,短信推送等方式,分层级落实三级回访制度。要求一线接处警民警和窗口办理业务民警,严格落实当面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卡片等方式,告知公安综合评价工作,教会当事人如何回复短信;各部门对受理的有效警情、案(事)件100%进行回访,对窗口服务按照20%比例进行抽访,对于回访中发现“问题”的警情、案(事)件第一时间进行通报并分析原因;分局专班人员,针对“问题”警情、案(事)件开展回访疏导,如仍然不满意的由分管局领导上门开展矛盾化解工作。通过建立三级回访制度,不仅能第一时间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能有助于及时化解群众的误解和矛盾,有效降低了群众不满意“风险”。
二是坚持“三不放过”。针对“不满意”回复,即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民警认识不到位不放过。坚持原因查清、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民警认识得到转变。通过对群众“不满意”原因分析,举一反三,使全局大家受启发,受教育,促进公安工作得到改进。
三是坚持“三个提升”。针对工作短板,对分局在公安综合评价中存在的短板项目,做到再提升思想认识,再提升原因分析、再提升整改措施,要做到上至分局领导、下至一般民警、辅警,均能正确认识开展公安综合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摒弃抵触情绪。其次,深入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对比比较,认真查找出现短板的原因,多问问自身工作措施是否到位,少找客观理由。
盯紧打防控不放松,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
分局将公安综合评价工作同“十九大安保等专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打防控”措施,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
一是强化街面巡逻防控。分局坚持街面重点部分屯警和联勤并重,分局机关值班人员全部下沉,参与街面巡逻工作;坚持在金鸿客运站、仙源广场、宜南快速通道等重点部位设置6个屯警点及3个治安卡口;启用34辆警用自行车,12辆警用摩托车,全面开启巡逻防控工作;通过以步巡与车巡结合的方式,对辖区主干道、重点部位、重点路段和人员密集场所联合开展巡逻,最大限度地提高街面见警率。
二是强化重点地区守护。在可防性案件发案较多的滨江首府、文化广场、滨江路沿线等5个重点部位安排便衣队员进行定点守候。同时,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重点发案区域的监控,与面上的公开、秘密巡防力量形成互动,提高现行抓获水平。十九大安保工作以来,分局在罗龙设置常态武装检查卡口,截止目前,共盘查车辆2475台,盘查人员5636人,查处酒驾18起、违章5起、超载1起、收缴管制刀具3把、查获吸毒人6人。
三是网格化治安防控。分局以城管、交巡力量整合为契机,城管、交管、巡警实行“四班三运转”和“白天+夜巡”模式,对人员密集易发生治安案件重点部位的巡逻守护,提高震慑力,切实维护好重点目标、以及巡逻区域的安全稳定。做到了四个结合:护校点和周边整治相结合;囤警点和周边整治相结合;夜间守候点和公交车上车打击扒窃巡线相结合;对小区错时网格化巡逻和夜间巡查相结合。通过“白+黑”“点+网”,形成城区全天24小时巡逻防控,白天见警察,夜间见警灯成为新常态,通过科学摆布防控力量,最大限度地布警街面,提高见警率、见警车率、以及管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