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在拍摄中
剧照:供电员工抢修后离去的背影
情节
庭院深深,古巷幽幽,槐花飘香……
穿越悠悠时光,李庄的一切都是从历史岁月中走来的静好模样……
1943年,在当年同济大学在李庄点亮的第一盏灯下,随故宫博物院来李庄的女学生〔奶奶〕,告诉小伙子〔爷爷〕:“灯是“烧电” 的,没烟没味,连风都吹不灭” 。
1970年,在昏黄的路灯下,小伙子〔爸爸〕陪来李庄支教的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女学生〔妈妈〕回家 ,走过深深的小巷。
2015年,一个美国姑娘因为梁思成与林徽音的爱情故事奔李庄而来。美好的旅程即将结束,在同济大道排排明亮气派的华灯下,小伙子〔导游〕与美国姑娘依依惜别。
这是微电影《三生三世李庄情》中设计的三段剧情,“灯”元素作为一条明线始终贯穿于剧中,而另外一条暗线则毫无声息地隐藏其间,在影片大结局时甩“包裹”似的一下子抖出:那晚,狂风大作,暴雨突袭,四合院瞬间失电,奶奶〔患有哮喘〕的呼吸机停止运转,媳妇即将分娩,情况危急!国网宜宾供电公司员工风雨中急奔现场抢险。电亮了,呼吸机转了,“哇”一声啼哭,一个新生命顺利降临……
摄制组认为,以往拍摄电力微电影剧情一展开就就显山露水,让人一看便是电力形象宣传片,关注度最终不高。这次拍摄采用讲故事的手法,从李庄一家三代人生活的故事入手,把电力元素巧妙植入剧情,作为暗线,与主线共同推进剧情发展,相益得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