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深挖潜力 拓宽载体 不断开拓对台工作新局面
2017-05-10 17:5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宜宾5月10日讯(李勇)近年来,翠屏区坚持把服务对台工作大局与全区中心工作相结合,抓实对台文化交流交往、提升服务台胞台属水平、大力发展对台经济等三项工作,深挖潜力、拓宽载体,开拓对台工作新局面。

打好“两张牌”,深化多层次文化交流

以李庄抗战文化和哪吒文化“两张牌”为核心,积极打造精品对台交流项目。一是融合思想共识,聚向心力。以李庄与台湾的历史渊源和哪吒“成仁取义、惩恶扬善、团结进取”的文化精神,凝聚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同宗同源的历史认知感和民族认同感。二是开展交流活动,提影响力。近两年来,翠屏区积极利用李庄“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宜宾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等平台,开展“中国李庄抗战文化节”“同根同源两岸情·文化抗战李庄行”等20余次交流活动。协助市台办承办了宜宾市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会,邀请中国国际旅行社出入境处和澳、台中华宗教文化促进会到我区考察哪吒文化,并就哪吒文化作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为我区哪吒文化产业打造探索可行性模式。三是加强旅游合作,出创造力。依托两张特色文化牌与和台湾中华两岸旅游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整合区旅游局、区民宗局、区市政园林局等多家单位力量,对我区的涉台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调研,规划设计以“李庄抗战文化”和“哪吒民俗文化”为重点的入台推广旅游线路。仅2016年,李庄古镇就接待台湾游客300余人;自1991年起,已有3万余信奉哪吒的太子教信众专程来我区朝拜哪吒行宫。

下好“一盘棋”,提升全方位服务水平

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优质服务,全力做好服务台胞台属工作,下好“争取人心棋”。一是完善基础台帐,精准摸底。积极建立台胞台属基础台账,对全区台胞台属进行摸底统计,并及时更新。目前,我区去台人员650户、1700余人,台属1900余户、1万余人,涉台婚姻200余户,常驻台胞20余人。二是积极接访走访,排忧解难。2016年,共接待来访台胞台属100余人次,协助其解决子女入学、低保、征地拆迁、寻亲、遗产继承等事宜10余件;元旦、春节期间,对楼某某、曾某等3户定居台胞和20户重点台属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向他们发放慰问金共计8000余元。三是强化引导宣传,争取人心。充分利用接待走访台胞台属的机会,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对台方针政策,鼓励台属和定居台胞安心生活、发展生产和政治参与。2016年,我区台联界别产生了1名区人大代表,推荐出1名市政协委员和6名区政协委员,支持台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视察调研活动,鼓励他们积极撰写议案、提案,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引导其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

唱好“一台戏”,拓展广领域经济合作

积极推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大力发展对台经济。一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牢牢抓住台商“北上西进”实施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提高服务质量,真正把区台办建成“台商之家”,整合台办、投促、商务三支队伍,依托长江、盐坪坝、象鼻、李庄等四个园区到沿海开展项目推介活动,配合区级相关部门做好精准招商工作,力争更多项目落地。二是提高走访服务水平。持续抓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我省颁布的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切实保护台企、台商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台资台属企业走访”活动,深入台资企业,宣传党和政府惠台政策,了解台资台属企业生产生活情况。三是力促形成经济规模。目前,我区已经引进台资企业四家,分别是:惠美线业、大润发、天福茗茶和四川元祖食品;比较突出的台属企业四家,分别是:江北农贸市场、多点食品、青云步梯制作中心、宜宾中新二手车市场。台资企业总投资达1.09亿元,仅2016年,台资企业生产总值就达14.6亿元,实现利润5450.3万元;涉台旅游收入超过500万元,对台经济初具规模。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