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3月31日讯(记者 周瑜原 摄影报道)3月30日,宜宾高县举行首届“两岸一家亲”忠孝文化推广节的“寻根祭祖·问茶高县”活动,台湾茶企代表与宜宾高县茶企代表一道,沿着茶圣陆羽的足迹,踏过茶马古道,来到高县参观茶企和茶叶基地,共品宜宾早茶、观看茶艺表演、共话茶事,促进两岸茶文化交流与发展。
宜宾高县素有“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的美誉,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高县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不仅是一个3000多年茶叶生产历史的古老茶区,也是优质茶叶产地,全国早茶生产基地和茶叶原产地之一,全省茶叶的主产区和绿色生态茶区。
高县首届“两岸一家亲”忠孝文化推广节,以“两岸一家亲·忠孝共传承”为主题,此次“寻根祭祖·问茶高县”活动,便是此次忠孝文化推广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两岸茶文化的寻源、探访、交流,追溯茶文化历史,促进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问茶”路线为台湾阿里山福源茶企业——台湾北投阿里山生活文化馆——台湾坪林茶博物馆——福建安溪——福建武夷山——湖北天门陆羽博物馆——宜宾高县。
昨日,两岸茶企代表先后参观了宜宾高县川红茶业生产基地、峰顶寺茶业生产基地、龙溪茶业科技园、早白尖集团乌蒙山茶叶基地,台湾茶企代表参观了早白尖乌蒙山茶基地的千年古茶树,纷纷对古茶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感叹不已。
“这棵古茶树,我们把它叫做‘乌蒙早’,已经有近2000年历史。公元755年,茶圣陆羽来到这里发现了它,随即采叶制茶,一份进献给皇帝,一份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老师,所以这棵古茶树又被称为‘忠孝文化茶’。”早白尖茶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张德勋说。
这棵上千年的古茶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曾遭受了一场“劫难”,被砍得只剩树桩。当地的李氏家族悉心守护这棵古茶树,该古茶树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再次抽枝发芽。张德勋说:“这几十年来,我们借这棵古茶树培育了一千多亩茶园,每年的2月8日便可进行采摘。”
“我专门去抚摸了一下这棵古茶树的枝干,它经过了上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充满生机,足以说明它的基因优良、生命力顽强。”台湾茶企代表程鸿台表示,“问茶”之旅使他了解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希望通过“寻根祭祖·问茶高县”活动的开展,推进两岸茶文化的发展,使茶文化更好传承,共同促进茶业的发展。
程鸿台说:“我品了宜宾早茶、工夫红茶等名优茶叶,口感非常的好,蛮温顺的,喝起来有清香,耐人寻味。尤其是宜宾高县的生产基地规模都比较大,而且茶园的景色也很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台湾的茶文化经过各方面的累积和推动,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希望高县茶企在打造品牌和文化推广上继续努力,同时把茶叶做得更精致,更具世界性。”台湾茶企代表陈亚平说。
宜宾高县茶企龙溪茶业负责人彭万鸿表示,经历了这次“问茶”之旅,参观了多个发达地区的茶叶基地,他了解到了铁观音、大红袍的生产过程,他在茶树管理、品质控制、工艺提升等多方受到了启发。此次活动结束后,他将会借鉴台湾茶企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龙溪茶叶的品质,打造好自身的品牌。
早白尖茶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张德勋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双方茶企开展深度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岸茶文化继承与发扬,通过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将宜宾的茶带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