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第一书记唐小燕:扶贫先扶志 不仅要面子还要里子
2017-02-06 09:2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唐小燕在菌舍内与村主任罗强查看羊肚菌种植情况

四川新闻网雅安1月30日讯(孙振宇 记者 李春雨)“扶贫先扶志,在村民产业发展遇到困难时,需要干部和他们一起寻找问题,鼓励凝聚他们的发展信心,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就是我的工作小诀窍。”春节前夕,雅安市宝兴县明礼乡联合村第一书记唐小燕在走村入户时表示。

近年来,联合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内入户公路、林区产业公路部分建成投用,村民民居改厨改卫后的房屋整洁明亮,整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上,联合村采取多元化产业发展结构,大力发展椴木香菇、天麻、核桃、蜂蜜、羊肚菌等特色生态种养殖业,引领村民脱贫致富。去年联合村二十户贫困村成功摘掉贫困帽子,目前全村仅剩4户贫困户,也将确保在2017年实现脱贫。

多元化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

“明礼乡地处偏远,人口总计只有约2000余人。全乡包括联合村在内的许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造成当地剩余劳动力非自然老龄化较为严重的现状。”唐小燕介绍说。“面对实际情况,我们将脱贫方向瞄向当地丰富生态自然资源上,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种养植业。”

唐小燕作为该村的第一书记,也是全村脱贫奔康到带头人,深刻认识到贫困村在产业发展初期不能一刀切式地全村搞单一产业,需要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抵御市场风险,减轻村民的经济压力。

进入联合村,道路两侧是撑着黑色编织网的大棚。这是该村刚刚建成的羊肚菌大棚中的一部分。进入其间,小心翼翼的拿起一袋菌包,可以看见其覆盖的地面上已可见一些雪白的菌丝。“项目主要以土地流转为主,今年4月就能见效,一旦发展成功,村民们就有了明确的脱贫新方向。”唐小燕说。

联合村2组的村民竹杨清过去在政策帮扶支持下发展起了椴木香菇种植,或许是经验不足,或许是气候不适,这项村民们在脱贫攻坚前自发寻找的特色种植项目,并不怎么成功。仅有的产量和勉强的品质,都与预期相差甚远,这让竹杨清有点气馁。

唐小燕知道情况后,多次上门对其进行鼓励,并和他一起分析没有成功的原因。“联合村的村民即使是非贫困户,经济条件也并不宽裕。”她说,有些村民自身项目选择失当或大环境影响造成产业发展不顺,就会气馁丧失信心。这也是我们采取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这样可以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过了年后我们将帮助竹杨清在内的村民,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帮助鼓励他们找到新的动力,早日摆脱此前发展椴木香菇失利的阴影,凝聚信心重新振作起来。

村民杨玉祥是目前联合村尚未脱贫的4户贫困户之一,曾在脱贫攻坚初时消极应对,但现在呈现出的却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去年开春前,在唐小燕和村两委帮助下买回7个蜂箱,在驻村农技员的帮助下,由此获得收入已让他和家人的人均收入接近贫困户起划线。“再加一把劲,等过完年后再买一些蜂群,肯定能脱贫。”说话间,杨玉祥再次检查了覆于蜂箱的保暖层是否安放规整。

唐小燕说: “曾经杨玉祥发展信心不是很足,认为凭借自己的条件很难发展起来,在我们的多次鼓励和帮扶下,他渐渐的转变了观念,现在他的发展劲头越来越足,发展情况也越来越好。”

 [1]  [2下一页 尾页
编辑:刘浩然